第一關註 NEW CULTURE VIEW職業教育不被待見只是觀念問題嗎來源:新文化報 - 新文化網
    “從學術型高校轉為應用型大學,歷史悠久的名校也將面臨這一轉型。”近日,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在國新辦發佈會上明確作出上述表態。由此意味著,部分傳統的“211”、“985”等重點高校或將面臨轉型職業教育(據6月27日《南方都市報》)
    。
    這些年,關於職業教育的討論很多。咱們可能都有這樣一種感覺,一方面,認為職業教育很重要,似乎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另一方面,職業教育遭遇被邊緣甚至被歧視,也是現實。
    職業教育為什麼不受人待見?有人說,主要原因在於五千年傳統的“學而優則仕”觀念根深蒂固。這並非沒有道理,在傳統時代,對於讀書人來說,科舉仕途指向的是參與社會管理;即使在計劃經濟時代,考上大學,就獲得了“國家幹部”身份,其實也有類似的意味。在這樣一種心態的作用下,父母必然千方百計地為孩子的學習選擇一個好的學校和老師,即使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也是如此。畢竟,哪位父母沒有“望子成龍”的期待?
    不過,如果把職業教育不受待見的原因,簡單地歸因於觀念問題,可能很難解釋為什麼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專中師曾經成為社會的香餑餑,一度錄取分數遠遠高於普通高中?由於年齡和成長環境的原因,我正好親身經歷了這場轉變。大約以1995年為界,上一屆學校里成績最好的學生都是報考中專或中師,下一屆成績最優秀的學生便紛紛都走讀高中上大學的路了。
    那麼,1995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呢?這一年,國家取消了大中專畢業生“工作包分配”!也就是說,大家意識到,在取消分配之後,相比原來的中師、中專的職業教育,只有上大學,才能在市場自由選擇中更有競爭力,才能有更多的選擇餘地。
    如果說中等職業教育因為“取消分配”被冷落,那高等職業教育又如何呢?近年來,一方面我們把職業教育改革併入到高等教育改革一起展開,但高職學校往往成為接受職高學生的對口學校,職業教育在學費上也沒有優勢,甚至有些時候比上大學還要高;在錄取上,把職業院校列入第四批次或者第五批次,低人一等;在就業上,一些高職學生無法拿到相應的學歷證書,就被簡單地推向激烈的就業市場。平心而論,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多少人願意到職業學校讀書或者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職業學校去讀書呢?
    一般來說,國外的職業教育分成兩塊,一是難盈利,但是社會需要的專業,基本上都是公立的,主要服務於社會中下層,另外一塊是可以盈利,並且收取比較高的費用的,例如飛行員培訓,但主要服務於富有群體,這一部分是私立的。對於公立職業教育,需要大量的基礎型投資,所以為了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往往由政府投入資金,不僅確保設施投入,也確保收取非常少的學費,吸引收入中下水平的家庭將孩子送到這些職業學校。所以基本上國外公立職業教育的學費還不到普通公立大學的一半。而在我國,高職院校的基礎教育設施和師資投入明顯不足,雖然我們無法獲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具體投入(2.2萬億的教育投入細節沒有公開)數字,但無論是國家教育部,還是省市,都是把建設一流大學作為首要任務,把大部分資金投入到所屬重點大學去。
    在西方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往往有明確的框架體系,這方面,我覺得做得最好的是澳大利亞,這個框架體系指的是從某種文憑轉到另外一種文憑明確的轉移渠道。例如如果你讀了職業教育(比方說2年),工作了一段時間想去繼續讀書,如果本科是4年,就可以轉到大部分大學相關專業讀2年,然後獲得學士學位,非常方便。這樣的學生的學位和普通學生是一樣的,不會有什麼差異。而在中國,即使你參加自考,也無法和其他普通學生一起上課。
    現代教育對於我們來說,本質上也是一種投資,讓公眾接受職業教育,如果看不到實實在在的回報和收益,光說“轉變觀念”,恐怕解決不了什麼問題。在德國,除了30%左右的青年上大學外,那些不能或不願上大學的年輕人絕大多數都選擇了不同形式的職業教育。德國的職業教育為什麼成功?據德國工作市場和職業研究中心2014年的一個抽樣研究結果顯示,完成高等職業教育(相當於這次國內要將普通高等學校轉為職業教育的情況)的話,退休前平均能賺到200多萬歐元,而獲得一般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者,收入為232萬歐元左右。也就是說,德國受高等職業教育和一般高等教育的兩個群體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的平均收入差距是有的,但是差距的範圍並非很大。
    在這樣一個社會環境中,青年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對生活的態度來選擇未來。當然,自由的職業選擇背後,是因為社會上不同職業的勞動者都能得到平等的尊重,不存在某一類被特殊對待的職業(比如公務員)。
    提及職業教育,我總是會想到巴黎高等師範學院這個世界名校。這個學校的招生人數有限,規模不大,更沒有在名稱上改成“大學”,但特色非常明顯,就是培養師範類人才。當然了,這所學校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成功,並沒有影響其學術發展和高端人才的培養與產出。一方面,這所學校的學術成就可謂世界一流;另一方面,這所師範學校還培養了諸多的國家領導人,既有若干總統,也有若干總理。
    同樣,中國有沒有成功的職業教育呢?當然有,那就是(中師取消之後剩下的)高等師範教育。同樣是職業教育,為什麼師範教育不僅沒有被歧視,甚至在很多人眼中都不把它當做職業教育看?因為在接受度和社會地位上,高等師範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是完全平行的一種體制,沒有人會覺得北師大這樣的學校會比哪個綜合性大學差。
    客觀地說,“211”、“985”等重點高校或將面臨轉型職業教育,是一個好的開始,隨著這次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職業教育不再被當做普通高等教育之外的“異類”存在,職業教育不被待見的現象或可扭轉。
  本報評論員 肖金  (原標題:職業教育不被待見只是觀念問題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n75tnje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